摘要
在明代诗歌史上,陈白沙诗歌具有独特的精神内涵与美学价值,但部分论者对此有所忽略,甚至产生误解。作为山林诗人,陈白沙选择了一种终身讲学隐居的生活,在岭南新会圭峰山下写下了两千余首诗歌,其中与田园、山水有关的占半数以上,他的这类散发出在野气息的山林诗,表现出与居庙堂之高的台阁体诗迥然有别的美学风貌。其田园诗淡泊守真、追求自然精神的诗化;其山水诗,表现出哲人对自然山水的观照与体认,与物同流的意趣,一些作品以活泼自然的姿态凸显出昂扬自得的主观精神和美学张力,展现出白沙作为心学家的独有的"心境"与心学气象,它们拓展、丰富了明代山水诗的意境和美学品格,闪烁着心学的光辉。白沙诗歌是岭南文学和中国文学的明珠,是一份宝贵的精神遗产。数百年后的今天,它仍带给我们跨越时空的通灵共感,文化、美学的启示与沉思。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