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谋干热河谷强侵蚀区陷穴空间格局分析

作者:何湘; 舒成强*; 蒋良群; 徐婷; 邓小倩
来源:福建农业科技, 2018, (07): 57-61.
DOI:10.13651/j.cnki.fjnykj.2018.07.015

摘要

陷穴是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强侵蚀区主要的潜蚀地貌之一,是一种可以导致水土流失的一种地质灾害类型。选取元谋干热河谷具有典型性的强侵蚀区——沙地村范围内的陷穴作为研究目标,采取纸质版影像图与电子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野外数据采集,基于ArcGIS10.2软件的空间分析工具,对陷穴的最邻近指数、二阶性质的K函数以及核密度进行定量研究,并对占据重要比重的串珠状类型陷穴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沙地村馅穴总体上呈现为以233.72m为半径的范围内的聚集分布模型,在此范围内,陷穴的聚集模式呈现为先随着半径的增加而增加,当半径为102.47m时陷穴聚集程度达到峰值;之后随着半径进一步增加陷穴的聚集程度逐渐降低;当半径超出233.72m时,陷穴体现出分散的特征;总体而言,沙地村陷穴分为3个高密度区与3个低密度区,此类区域均为地形破碎的冲沟发育区;串珠状陷穴占总陷穴数的58.7%,每串陷穴的陷穴数有36、911、1415个,且多以35个为主,大多分布于冲沟内部。研究结果揭示了干热河谷强侵蚀区陷穴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有较强的聚集性,往往与冲沟相伴生,多分布于冲沟中上游位置,特别是冲沟沟头分布较为普遍。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