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缺血性心脏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其发病机理和防治方法的研究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对于心肌保护作用研究始于70年代以前,主要侧重于调节心肌血氧的供需平衡,降低心肌的负荷,增加冠状动脉血流以及如何促进侧枝循环的建立。1986年Masolv等[1]首次提出心肌在经受了多次短暂的缺血-再灌注(ischemic reperfusion,I-R)后,能在随后的长时间缺血中延迟并减轻心肌细胞损伤。此后
-
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