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收敛式有效积温寻找马铃薯干物质转换规律和积累的关键时期,为马铃薯科学养分管理提供理论支持。本试验以延薯4号为试验材料,采取连续整株取样,分别烘干测定各器官(叶、茎、根、块茎)干物质含量,记录最高温和最低温并计算平均温度,分析干物质含量、干物质增长率与收敛式有效积温间的关系。干物质含量方面,叶和根最高值出现在收敛式有效积温883.89℃·d,茎和块茎分别出现在1 903.45、1 791.15℃·d。高峰期干物质含量大小比较:根>块茎>茎>叶。收敛式有效积温与叶、茎、根干物质含量相关性较好,对应函数R2值分别为:0.735 4、0.767 5和0.712 1。4种器官的干物质含量在收敛式有效积温达到1 672.42℃·d后均呈上升趋势,并在叶、茎、根内增长较快。当收敛式有效积温达到883.89℃·d时,叶片的干物质含量开始减少,向块茎转移。茎随着成熟、木质化和脱水,干物质含量一直增长。根干物质含量到达883.89℃·d后停止增长。收敛式有效积温1 378.9℃·d时块茎干物质含量开始增加。干物质含量增长率方面,叶的最高值出现在收敛式有效积温1 000℃·d,茎在640~1 378℃·d,根和块茎分别在757.31、1 275.86℃·d。通过干物质变化可判定,延薯4号在收敛式有效积温达到883.89℃·d进入块茎增长期,1 378.9℃·d时进入淀粉积累期,1 672.42℃·d时进入成熟期。叶、茎和块茎的干物质增长最佳时期分别在1 029.44~1 158.07、640~1 378.9、1 275.86℃·d。根在757.31℃·d之前为干物质增长最佳时期。

  • 单位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