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克隆条带和(或)Ig同型转换对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和预后评价的意义

作者:曹莉; 王莹; 曹江; 齐昆明; 程海; 朱锋; 孙海英; 闫志凌; 桑威; 李德鹏; 李振宇; 徐开林*
来源:临床血液学杂志, 2022, 35(09): 639-644.
DOI:10.13201/j.issn.1004-2806.2022.09.007

摘要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治疗后出现寡克隆条带和(或)Ig同型转换对疗效和预后评价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21年7月接受化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的连续入组的72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免疫固定电泳检测M蛋白。结果:8例(11.1%)患者发生异常蛋白条带(APB),APB持续中位时间为2.5(1.1,6.3)个月,诊断MM至出现APB的中位时间为12.5(9.5,34.8)个月,发生APB前的末次治疗至出现APB的中位时间为2.2(0.7,5.7)个月。APB的发生与性别、年龄、ECOG评分、肌酐、血钙、乳酸脱氢酶、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骨髓浆细胞比例、染色体核型等基线特点无关,与β2-微球蛋白和总蛋白水平相关(P<0.05)。APB组≥非常好的部分缓解率明显高于非APB组(100.0%vs 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APB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5(95%CI 18~27)个月,非APB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3(95%CI 18~27)个月,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接受化疗和ASCT治疗的患者中,APB组较非APB组的生存时间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接受CAR-T细胞治疗的患者中,非APB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3(95%CI 20~28)个月,明显低于APB组的54(95%CI 39~5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结论:在不同方案治疗后出现APB的患者具有更好的疗效;CAR-T细胞治疗后发生APB的患者预后更好。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