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是西藏第二条规模巨大的基性-超基性岩带。文章通过对该带西段改则地区硅质岩的系统地球化学研究,探讨了硅质岩形成的成因和构造背景。研究表明:①硅质岩的w(SiO2)变化范围在85.23%~93.73%之间,Si/Al比值为34.08~56.92,表明它们含有较高比例的陆源泥质沉积物;②Hf、Pb、Nb、Ta、Th和U等不相容元素亏损较明显;③Al/(Fe+Mn+Al)比值为0.41~0.69,具有生物成因特征,Ba/Sr比值和U/Th比值均小于1,Al-Fe-Mn三角图和Zr-Cr协变图上均为非热水成因的特征;④Al2O3/(Al2O3+Fe2O3)比值为0.50~0.77,稀土...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