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者胃之关”理论及其临证施治发微

作者:王致远; 杨芳*; 隋楠
来源: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 25(03): 151-154.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23.03.030

摘要

“肾者胃之关”为中医学重要的理论,首载于《黄帝内经》的《素问·水热穴论篇》中,认为肾是水液输布排泄之重要门户,肾脏失司而聚水为病。将《黄帝内经》中与之相关的其他篇论加以联系,则充分表明了在整个人体水液代谢排布的过程中,胃乃水液受纳之先使,肾司二阴启闭以调控水液输布。众多医家在注解评释的过程中皆围绕着肾胃与水液代谢之间的关系,历代学者更是对该理论进行了不同程度地阐扬发新,并运施于临证之中。该文以古今相关文献为线索,期以展现“肾者胃之关”理论的源端、内涵、发展等详实脉络,并将该理论在水肿、咳嗽、便秘、呕吐等疾病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加以总结,以表明“肾者胃之关”理论对众多病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旨在为今后中医临床辨治疾病提供积极的参考和借鉴。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