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AM真菌在玉米生产中的利用潜力及相关效应机制。选取‘郑单958’和‘5999’为试验材料,播种时以拌种的方式接种Glomus mosseae,采用常规方法于玉米完熟期测定籽粒中氮磷含量、产量、百粒重、穗长、穗粗、穗行数及行粒数,并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对测定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郑单958’接种G. mosseae后,产量是相应对照的1.10倍,G. mosseae对‘5999’产量却表现出负效应。同时,无论接种与否,‘郑单958’的百粒重均显著高于‘5999’,且接种G. mosseae可显著提高2种玉米籽粒中的磷含量。‘郑单958’的百粒重与籽粒中磷含量呈正相关,接种G. mosseae后两者的相关系数由0.6267增至0.9480。而‘5999’的百粒重与籽粒中磷含量则呈负相关,与籽粒中氮含量呈正相关,G. mosseae对籽粒中氮含量无显著促进作用。田间条件下,采用拌种方式接种G. mosseae,可在一定程度上使‘郑单958’增产,这与接种G. mosseae后该玉米品种百粒重与籽粒中磷含量的相关系数增大有关。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