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在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后期,分析用Sabin株脊灰灭活疫苗(IPV)替代首剂脊灰减毒活疫苗(OPV)的"1剂Sabin株IPV+3剂OPV序贯程序"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梅州市2008—2017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2015年12月—2017年11月Sabin株IPV替代首剂OPV免疫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病例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免疫策略调整前8年梅州市发生4例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VAPP),发病率为0.21/10万。Sabin株IPV替代首剂OPV后,可获得较好的脊灰中和抗体保护率,2年未发生VAPP、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病例。主动、被动监测结果显示,AEFI发生率分别为542.51/10万、65.52/10万,以一般反应为主,异常反应发生率和同期接种的第一、二类疫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梅州市采用"1剂次Sabin株IPV+3剂次OPV"的序贯免疫程序2年来,保持高水平脊灰免疫屏障,消除脊灰野毒株传入的风险,并且防止了VAPP、VDPV病例的发生。

  • 单位
    梅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