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枝菌根菌丝桥介导刺槐-魔芋间碳转运和磷吸收

作者:何斐; 李川; Faisal SHAH; 卢谢敏; 王莹; 王梦; 阮佳; 魏梦琳; 马星光; 王卓; 姜浩
来源: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06): 782-791.

摘要

明确间作和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对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与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碳转运和磷吸收的影响,可为揭示间作刺槐对魔芋的防病促生机制和推广刺槐林下魔芋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使用孔径25μm尼龙网设置两室根箱隔网系统,分为A室(刺槐不接种/接种AMF)和B室(单作刺槐/刺槐间作魔芋);采用13C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对A室刺槐叶片进行标记,研究其同化的碳与B室魔芋之间的传递,以及AMF定植对两种作物的农艺性状、13C丰度和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接种条件下,菌丝桥对B室刺槐和魔芋的侵染率分别达到47.1%和60.4%;其中,刺槐侵染率与单作直接接种处理相比降低14.1%。在间作体系中,接种AMF提高了魔芋的生物量,其地上干质量和地下根系干质量分别较未接种处理显著增加9.7%和36.2%。(2)与单作未接种处理相比,间作未接种、单作接种和间作接种的刺槐同化的碳被更多地分配到根系和根际土壤(A室),并以根系分泌物的形式穿越尼龙网到达邻近作物根际(B室)。(3)与各自未接种处理相比,单作或间作接种显著提高B室刺槐和魔芋叶片、茎/叶柄、根系和全株磷含量。综上, AMF定植促进了刺槐向魔芋根际土和植株体内的碳转运,且间作栽培可促进AMF的定植和宿主作物对磷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