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建立区域性高危儿网络管理体系防控高危儿残疾发生的可行性。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连云港市出生并登记管理的B类活产高危儿1252例根据是否接受网络化管理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运用高危儿网络化管理体系,对试验组高危儿的生长发育、诊断和早期干预进行监督管理;对照组高危儿仅接受高危儿常规门诊管理。2年后对仍在案的940例高危儿进行全面体检和系统评估,比较家长依从性,儿童发育情况、发育异常程度及发育异常儿童功能状况。结果试验组高危儿管理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χ2=44.161, P <0.001),2岁时发育转归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χ2=204.340, P <0.001)。越小年龄段发现偏离/异常并进行干预的高危儿预后越好(χ2=42.038, P <0.001),2岁时病情严重程度越轻(χ2=10.508, P <0.01)。试验组2岁时各能区的发育偏离/异常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7.446, P <0.01);即使发生发育偏离/异常,除身体结构外(P> 0.05),试验组各功能区发育情况好于对照组(|t|> 2.206, P <0.05)。结论高危儿网络化管理体系的建立能够明显提高家长对高危儿管理的依从性,改善发育偏离/异常高危儿的发育转归,从而达到预防残疾的目的。
-
单位扬州大学; 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