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ccult HBV infection, OBI)是一种难以诊断的肝病,具有发展成肝细胞癌的风险,给病毒性肝炎的研究带来了巨大挑战。OBI是宿主免疫控制和病毒基因组变异综合作用的结果,使乙型肝炎病毒的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处于低复制状态并影响病毒颗粒的分泌,进而导致患者血清HBsAg无法检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高度敏感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阐明了OBI的病毒学机制和可能的临床意义,提高了临床上检测OBI的敏感性。本文综述了OBI的概念、血清学特征、发生机制以及临床意义的最新观点。
-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