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类书研究的知识史方法与博物学进路

作者:郑炳林; 刘全波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52(06): 6-14.
DOI:10.16152/j.cnki.xdxbsk.2022-06-001

摘要

类书与知识史、博物学之间的关系皆十分紧密,类书的产生本身就是“知识主义”的结果,亦是博物观念发展到极致的产物,如欲加深对类书的研究,必须沿着知识史、博物学的来路回溯。敦煌类书是中古时期遗留下来的珍贵写本文献,其特点是原始性、真实性强,更能展现中古时期普遍意义上的一般知识与思想。从知识史出发探究敦煌类书,可以见到诸多生涩乃至艰涩的知识是如何被选择、被传播、被使用的痕迹,这比仅仅把类书作为思想史、文化史、文体学的材料更加微观,具体的、细节的普遍知识大量被使用才是类书的真实存在价值。敦煌类书研究的博物学进路主要是扩展了类书研究的视野,当然,这个博物学不是近代意义上的西方传来的博物学,而是中国传统的博物之学,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士大夫认知世界、塑造认同的普遍记忆与知识底色。知识史与博物学本质上都是知识扩张的结果,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尤其是南北朝时代快速的发展起来,并在历代读书人、士大夫的承接、传续中一直延续到今天,知识史更多是知识的纵向生长,博物学则是知识的横向扩张。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