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在体外模型中评价B1-T1 mapping序列在诊断肝纤维化分级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3D打印技术制备肝脏体外模型的外壳,以三种不同比例的明胶与水混合物,分次灌注入体外模型中,以模拟轻、中、重度的肝纤维化状态。对此模型分别行T1 mapping序列和B1-T1 mapping序列扫描。采用Image J软件提取体外模型的T1值,用SPSS软件进行直方图分析;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及DeLong法评价T1 mapping序列和B1-T1 mapping序列对不同分级肝纤维化体外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 不同分级的肝纤维化体外模型分别行T1 mapping序列和B1-T1 mapping序列扫描后,T1mapping序列均值和峰度鉴别不同分级肝纤维化模型的AUC分别为0.831(95%CI:0.712,0.916)及0.788(95%CI:0.663,0.788);B1-T1 mapping序列均值和峰度鉴别不同浓度肝纤维化模型的AUC分别为0.952(95%CI:0.864,0.991)及0.637(95%CI:0.503,0.758)。DeLong法对ROC曲线进行两两比较,均值在不同程度肝纤维化模型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1 mapping序列和B1-T1 mapping序列所得到的T1值是不同的,采用B1-T1 mapping序列扫描所得全肝T1值具有更高鉴别不同分级肝纤维化的能力,临床实用价值更高。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