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新生大鼠七氟醚麻醉后远期焦虑状态的影响及中枢不同亚型α2受体在其中的作用。方法清洁健康雄性SD大鼠216只, 4~6日龄, 体重8~15 g,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n=36):对照组(C组)、七氟醚组(S组)、右美托咪定+七氟醚组(D+S组)、右美托咪定+α2受体拮抗剂阿替美唑+七氟醚组(D+A+S组)、右美托咪定+α2A受体拮抗剂BRL44408+七氟醚组(D+B+S组)和右美托咪定+α2C受体拮抗剂JP1302+七氟醚组(D+J+S组)。七氟醚麻醉方法:吸入6%七氟醚麻醉诱导3 min, 2.1%七氟醚麻醉维持6 h。麻醉诱导前30 min, D+S组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25 μg/kg, D+A+S组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25 μg/kg和阿替美唑250 μg/kg, D+B+S组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25 μg/kg和α2A受体拮抗剂BRL44408 1.5 mg/kg, D+J+S组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25 μg/kg和α2C受体拮抗剂JP1302 3 mg/kg。麻醉结束后, 随机选取12只大鼠处死, 收集血样, 进行血气分析, 并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皮质酮浓度。剩余大鼠在60日龄时进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 80日龄时随机选取12只大鼠, 进行束缚应激实验。结果与C组比较, S组、D+A+S组和D+B+S组开放臂停留时间百分比降低, 总运动距离缩短, 麻醉结束后和80日龄束缚应激实验时血清皮质酮浓度升高(P<0.05), D+S组和D+J+S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比较, D+S组和D+J+S组开放臂停留时间百分比升高, 总运动距离延长, 麻醉结束后和80日龄束缚应激实验时血清皮质酮浓度降低(P<0.05), D+A+S组和D+B+S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S组比较, D+A+S组和D+B+S组开放臂停留时间百分比降低, 总运动距离缩短, 麻醉结束后和80日龄束缚应激实验时血清皮质酮浓度升高(P<0.05), D+J+S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减轻新生大鼠七氟醚麻醉后远期焦虑状态, 机制可能与激活中枢α2A受体, 改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亢进有关。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