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党自觉加强党性建设,党性理论走向成熟的阶段。自“党性”一词在这一时期党的重要文献中出现,“党性”概念的相关界定共有四个。而依照概念使用的语境差异,其内涵和外延的演变又分为三个阶段。但“阶级性”是理解和界定“党性”概念的根本,而“组织性”以“党的观念”“组织观念”的要求成为阶级性基础上的延伸性基础,并以“党性表现”的方式在政治、组织、思想三个维度展开。同时,在党的整体意义上,“党性”突出了阶级性主导,而在党的部分(党的组织和党员)意义上,“党性”则凸显了组织性主导。因而,在党的文献来看,定义“党性”要考虑阶级性与组织性两个具有层级差异的基础、本质与表现两个范畴以及整体与部分两个主体维度。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