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新诗中的“儿童视角”是诗人借儿童的双眸来反观现实生活,试图站在孩子的立场展开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想象”,其叙述主体的表现形式一般可分为“社会苦儿”形象和“精神苦儿”形象。这样在立足于当时苦难社会的真实状态的基础上,抽去遮蔽了儿童浪漫、幻想的精神特质,剩下更多的是对社会的政治因素的严肃挖掘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