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过程中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不是一句口号,最终要落实到空间规划、建设层面。若以空间规划的角度观察,大运河的历史文化资源分为内外两个方面:内在的文化性与外在的物质性。后者是前者的外化结果与载体,在价值与结构层面上,两者互为支撑,缺一不可。无论是生活在大运河沿岸的居民还是从未游历过大运河的公众,要求他们积极主动地认知抽象、复杂且带有宏大叙事意味的大运河文化,不具有现实操作性。对于一般意义上的公众而言,便捷可行的方式是从外部对大运河的物质实体(空间、建筑、景观等)进行观察,并与自身熟知的生活环境进行对比,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