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为东盟组织规范的基石,不干涉(内政)原则在确保东南亚各国政体安全的基础上,促进了成员国之间的团结,抵制了外部干预,有助于东盟在地区事务中保持自主性和中心地位。拜登政府上台后,美国借民主、自由等意识形态工具,加强与中国竞争,同时在“印太战略”框架下重组地缘政治力量,对东盟不干涉原则构成“规范性压力”,使其产生的客观性根源、数十年来的价值和效用,以及东盟最根本的诉求都面临新挑战。从东盟应对缅甸国内政局变化的过程可以看出,不干涉原则虽然仍是东盟集体强调的核心规范,但其外交话语出现了向干涉性叙事的明显转变;具体行动倾向于采取以往少有的干涉性举措;决策标准凸显意识形态考量的影响。未来,这一重要规范的变化不仅事关东盟应对缅甸问题的政策效果,也将影响东盟在大国竞争环境下的发展前景。

  • 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