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渔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认清我国渔业发展的优劣势和存在的问题,对于实现我国渔业现代化乃至农业现代化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文章构建渔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指标综合指数法建立评价模型,利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选取相关数据,对2016年全国及30个省(区、市)渔业现代化水平进行测算评价。[结果](1)2016年全国的渔业现代化得分为59.28分,处于渔业现代化的跨越阶段。福建和浙江渔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已经进入基本实现阶段,江苏等24个地区处于跨越阶段,青海等4个地区处于发展阶段。(2)2016年全国的渔业现代化总体实现度为64.60%,经营体系实现度95.04%,生产体系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度较低。福建和浙江实现度达到80%以上;江苏等15个地区实现度在60%~80%;河北等12个地区在50%~60%;实现度在50%以下的只有甘肃省。(3)2016年我国渔业现代化水平制约因子主要为可持续发展水平,其次为生产体系和产业体系发展水平,而经营体系和支持保护的约束度相对较低。种质资源保护区发展水平约束度最高,劳均饲料业产值、经费支持力度、渔业机械化程度和劳均固定资产投入成为重要制约因素。[结论]2016年我国渔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处于跨越阶段,但实现度不高,距基本实现阶段差距还较远。我国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初步建立,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发展较快。但渔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不高,渔业支持保护有待加强。各地渔业现代化的综合发展程度和实现度差异较大。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渔业现代化的对策措施。
-
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