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6年重庆市18~44岁青年主要死因分析和减寿评估

作者:谭强; 焦艳; 张瑞源; 唐萍; 夏茵茵; 陈立书*
来源: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9, 23(08): 987-991.
DOI:10.16462/j.cnki.zhjbkz.2019.08.020

摘要

目的分析2011-2016年重庆市18~44岁青年死亡水平和减寿情况,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2016年重庆市青年死亡资料,疾病分类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法(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10统一编码,采用健康测量指标: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 of life lost,PYLL)、潜在减寿率(potential year of life lost rate,PYLLR)、平均减寿年数(average years of life lost,AYLL)进行分析。结果重庆市青年年均死亡率为92.21/10万,标化死亡率为78.95/10万,死因顺位前3位依次为损伤中毒外部原因、肿瘤和循环系统疾病,男性死亡率为124.63/10万,女性死亡率为57.69/10万;青年死因年均PYLL为477 134.10人年,PYLLR为36.39‰,AYLL为39.48年/人,其中死因年均PYLL和PYLLR顺位前3位与死因顺位相同。结论 2011-2016年重庆市18~44岁青年人群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损伤中毒和慢性非传染病是造成重庆市青年人群死亡和减寿的重要原因。

  • 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