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蛎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作者:宋斌; 赵林华; 邸莎; 韦宇*
来源:吉林中医药, 2019, 39(12): 1590-1593.
DOI:10.13463/j.cnki.jlzyy.2019.12.015

摘要

通过搜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出牡蛎具有以下特点:1)用量多为9~120 g。2)根据疾病、证型、症状寻求最佳用量,如平肝潜阳治疗头风、眩晕等,为15~75 g;镇惊安神治疗神经精神系统疾病,为10~30 g;软坚散结治疗良、恶性占位病变、肝胆系疾病等,为12~120 g;收敛固涩治疗汗证、妇人赤白带下等,为9~120 g;制酸止痛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为10~30 g。3)根据疾病、证型及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如平肝潜阳配伍鳖甲、龟板、珍珠母等;镇惊安神配伍龙骨、磁石;软坚散结配伍浙贝母、白芥子、莪术等;收敛固涩配伍鸡冠花、龙骨、灶心土等;制酸止痛配伍锻瓦楞、乌贼骨、龙胆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