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慎独"因其在儒家思想体系及中国思想史中的地位,成为历代学人关注之重点对象。传统上,人们将慎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或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这种理解源自郑玄、朱熹对《大学》《中庸》中慎独的注解。根据20世纪出土的帛书《五行》和郭店竹简,古文献中的慎独并未涉及独居、独处之范畴。"独"有独立性意义,代表着每个人特有的个性,个性又具有隐私性,可以为他人所知,也可以被自身刻意隐藏而不被人知,因而慎独便是要认真对待自己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