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蛛网膜下腔出血动物模型的CTA比较

作者:郭庆东; 刘伟; 蒋晓帆; 付洛安; 李兵; 谢莉; 费舟
来源: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0, 7(03): 145-146.

摘要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诱发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两种动物模型的效果。方法兔枕大池二次注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A组)与症状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B组)各20只,分别于1 d、4 d、7 d、11 d、14 d行CTA检查,测量其血管痉挛程度。结果枕大池二次注血模型血管痉挛在注血后4 d达到高峰,14 d开始缓解,通过CTA测量血管直径了解痉挛程度。结论两种模型比较,CTA测量枕大池二次注血模型中血管痉挛的变化可靠、微创,为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提供了确实可靠的动物模型和观察手段。

  • 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 西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