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常规MRI序列无法精确反映杜氏肌营养不良(DMD)和贝氏肌营养不良(BMD)的差异,本研究拟探讨MR功能序列对两者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经临床活检和(或)基因检测确诊为DMD患者79例、BMD患者35例,同期纳入健康志愿者15例(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行IDEAL-IQ及T2 mapping序列检查。分别测量臀部及大腿肌肉共12块的脂肪分数(FF)值及T2值;比较3组各参数的差异,分析DMD组和BMD组各肌肉FF值与T2值之间的相关性,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参数对DMD和BMD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除股薄肌外,DMD组其余肌肉FF值均高于BMD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缝匠肌、长收肌和股薄肌外,BMD组其余肌肉FF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D组T2值均高于BMD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缝匠肌和股薄肌外,BMD组其余肌肉T2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DMD组臀大肌(r=0.137,P=0.229)、BMD组长收肌(r=0.314,P=0.066)和股薄肌(r=0.285,P=0.097)外,两组其余肌肉T2值与FF值间均呈正相关(P<0.05)。FF值及T2值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8(0.807~0.949)和0.846(0.758~0.935)。结论 MR功能成像可提高DMD与BMD的鉴别诊断效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单位
    神经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