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分级与合并症 2011年新的慢阻肺全球倡议(GOLD)及2013年对慢阻肺严重程度进行更加全面的综合评估,除了关注气流受限的严重程度,还应全面考虑患者的症状、急性加重风险及伴随的合并症.通过使用ABCD系统对慢阻肺进行分类,其目的是为了准确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包括气流受限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健康状况和未来的风险程度(如急性加重、住院或死亡),进而使不同病情的慢阻肺患者获得更为恰当有效的治疗. 最近有研究通过合并两个来自丹麦的群体研究数据,使用修订的ABCD分级系统来预测慢阻肺急性加重(AECOPD)、住院情况和全因病死率.研究表明,使用ABCD分类预测急性加重的发生优于以前单一依靠肺功能测定的结果.此外研究还表明,与B类患者(肺功能较好但呼吸困难症状较重)相比,C类患者(肺功能较差但呼吸困难症状较轻)总体的预后更好,这个差异可能是合并心血管疾病造成的.慢阻肺中表现的呼吸困难症状是一个较弱的预后观察指标.ABCD分级系统作为一种新的分类方法,还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得到进一步的认证.修订指南指出,一线治疗应基于ABCD分类系统,但是在C和D类患者发生急性加重时,仍需结合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治疗.

  • 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