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癌化疗后粒细胞减少伴发热(FN)合并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降钙素原在FN合并感染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粒细胞减少伴发热乳腺癌化疗患者77例,根据临床或病原学诊断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总结感染患者临床特点,比较两组粒细胞最低值、持续时间、常见化疗方案、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差异。结果 77例FN患者合并感染17例,感染率为22.1%;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道,感染常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等。感染组患者降钙素原值明显高于非感染组患者,粒细胞下降持续时间长于非感染组;两组粒细胞值、C反应蛋白及化疗方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患者化疗后FN患者感染发生率较高,应加强对化疗后FN患者的规范管理,降钙素原对于乳腺癌化疗后粒细胞减少伴感染有诊断意义,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长可作为乳腺癌患者化疗后FN合并感染的预测指标。

  • 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市朝阳区三环肿瘤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