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董其昌是明末书法家、画家兼理论家。他的画以笔墨变化为主,有高雅闲逸之趣,运用枯笔和水墨相结合的技法、没骨或浅绛两种风格,简淡中带有清幽、静雅的感觉。同时,董其昌对禅宗有着极高的信仰,潜移默化间也影响着自己的作品,与文人画追求自然、淡雅之性是一致的。"南北宗论"是由董其昌提出的,在《画禅室随笔》一文中有明确的表述。"南北宗论"自提出后,影响了随后中国绘画的整个发展方向,直至今日仍然有相当多的追随者。"南北宗论"本是指禅家的宗派,禅是梵语禅那的省称,意译为思维修。董其昌借禅家的"南北宗"思想,提出了画史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和两种不同思想影响下的审美心理。"南北宗论"是指中国画史上文人画家与职业画家两大不同的风格体系。董其昌将唐至元代的绘画发展,按画家的身份、画法、风格分为两大派别,认为南宗是文人之画,而北宗是行家画,崇南贬北,提倡文人画的南宗,贬抑行家画的北宗。文章试从董其昌本人的思想发展和他与友人的交往两方面,来探讨其"南北宗论"创立的成因。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