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CMI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三种方法在潜在血源传播患者中诊断梅毒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广安市人民医院4762例潜在梅毒血源传播患者,采集外周静脉血,分别采用CMIA、TRUST和TPPA试验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以TPPA实验结合临床症状及病史作为诊断“金标准”,评价三种血清学检测方法对梅毒的诊断效能,比较三种方法对治疗前后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检出情况。结果4762例潜在血源传播患者中,共发现梅毒患者81例(1.70%),其中Ⅰ期梅毒17例,Ⅱ期梅毒29例,Ⅲ期梅毒4例,隐性梅毒31例。CMIA、TRUST和TPPA对梅毒的诊断与“金标准”一致性均较好(Kappa=0.939、0.803和0.994),CMIA、TRUST和TPPA三种方法诊断梅毒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7.53%和99.83%,87.65%和99.49%,100.00%和99.98%;CMIA、TRUST和TPPA对Ⅰ期梅毒、Ⅱ期梅毒和Ⅲ期梅毒的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种方法对隐性梅毒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CMIA和TPPA对隐性梅毒的检出率高于TRUST法(P<0.05);治疗后3个月,TRUST法对梅毒螺旋体抗体的阳性检出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而CMIA和TPPA法的阳性检出率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MIA法适用于潜在血源传播患者梅毒的初步筛查,TPPA法适用于初筛后的确证,而TRUST法适用于治疗疗效的监测。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