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提高对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的认识,帮助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积极改善预后。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住院,临床诊断IFI血流感染的21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高危因素及预后。结果临床诊断IFI血流感染的21例患儿中,真菌感染的发生与年龄性别无明显相关性,致病菌以白色念珠菌及近平滑假丝酵母菌为主,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病死率较高(80%);21例真菌血流感染的患儿,28d随访存活8例,死亡13例,病死率高达61.90%;原发病以呼吸系统(14.29%)、消化系统疾病(23.81%)居多,其中重症肺炎4例,消化道穿孔4例;高危因素主要以广谱抗生素联合应用、侵入性操作(气管插管、中心静脉置管、导尿及留置胃管等)、长期ICU住院等为著,均在85%以上。真菌感染多表现为不典型发热(80.95%),白细胞异常升高或降低(47.62%),C反应蛋白多升高(80.95%),G试验的阳性率可达到42.86%;存活组的8例患儿诊断真菌感染前75%预防性应用抗真菌治疗,死亡组预防用药率为53.85%。结论长期ICU住院、大量广谱抗生素的长期及联合应用、侵入性操作、自身免疫缺陷等因素的存在增加了真菌感染的风险,对于临床原发病基础上出现不典型难治感染,要警惕真菌感染,应积极完善相关微生物学检查。

  • 单位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