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泰丸对心肾不交型失眠大鼠中枢及外周神经递质的调控作用

作者:黄运芳; 毕欣宁; 郑伟; 张婷; 魏桂杰; 张玉杰*; 汪祺*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2020, 45(09): 2172-2179.
DOI:10.19540/j.cnki.cjcmm.20191230.402

摘要

为了探讨心肾不交型失眠的发病机制和交泰丸的调控作用,该实验对失眠模型大鼠及交泰丸治疗后大鼠中枢及外周9种神经递质变化进行了考察。大鼠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CPA, 400 mg·kg-1·d-1)复制心肾不交型失眠模型,灌胃给予交泰丸(3.3 g·kg-1·d-1)7 d后,采用UPLC-MS/MS技术并结合PCA分析方法对大鼠血清、尿液以及脑、心、肝、肾和肾上腺等组织中9种神经递质的含量和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失眠大鼠血小板5-HT和5-HIAA比值较正常组明显下降,交泰丸对其具有明显的回调作用;和正常组相比,失眠大鼠血清中变化显著的神经递质有5-HIAA,E,NE,DA,Glu,ACH,而尿液中除ACH外,其他7种神经递质变化均较为显著,交泰丸对其也有回调作用;和正常组相比,除了HVA外失眠大鼠组织中8种神经递质都发生了变化,交泰丸对组织中神经递质均有调控作用,尤其是脑、肝和肾上腺。以上结果表明,失眠不仅脑组织中神经递质发生变化,外周组织中的递质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说明失眠是递质的系统失调,交泰丸在调控中枢神经系统的同时,对其他器官组织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体现了交泰丸治疗失眠多靶点和系统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