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栽培模式下金花茶的光合特性及品质分析

作者:王坤; 李宝财; 李纪元; 韦晓娟; 廖健明; 傅镜远; 李开祥*
来源:广西林业科学, 2021, 50(02): 125-131.
DOI:10.19692/j.cnki.gfs.2021.02.002

摘要

以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为试验材料,对不同栽培模式下金花茶的光合特性及品质进行评价,以期为林下栽培金花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金花茶在模式1(密度6.0 m×7.5 m印度紫檀(Pterocarpus indicus)林下套种2.0 m×2.5 m金花茶)和模式2(密度4.0 m×5.0 m印度紫檀林下套种2.0 m×2.5 m金花茶)下净光合速率(Pn)较高,生长更快;模式2下金花茶花蕾数量最多,花中总多酚(7.02%)及总多糖含量(3.26%)均较高,叶片中总黄酮(21.88%)和总多酚含量(3.39%)的整年平均值最高;模式3(密度5.0 m×6.0 m荔枝林下套种2.0 m×2.5 m金花茶)常年透光率较低,导致金花茶Pn低,生长缓慢,花蕾数量最少,花中总多酚含量较低,叶片中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的整年平均值最小。金花茶适宜种植在一定栽培密度的落叶林下,落叶林春夏季枝叶茂密为金花茶遮荫,秋冬季落叶有利于金花茶吸收阳光,促进其在较低气温条件下生长、开花,提高金花茶花及叶中主要活性成分含量。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