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教育工作者基本默认这样的共识:教师对待教学的态度就是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教师对待学生的方式就是学生对待人生的方式。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小世界,教师呵护学生就是在关爱每一个小世界。然而,由于身处不确定的当代社会,加上学校管理、教学工作、日常生活等多重复杂原因,一些教师仿佛不再有耐心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在与青少年一代的日常交往中,教师该如何从内心深处感知、洞察学生,并由此促进他们全面、个性、健康成长,提升自身的育人能力、丰盈自己的心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