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 在本刊2007年第4期第279~283页发表了曹彬等撰写的《152例肺部真菌感染病原谱的再评价》一文,该研究借鉴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协作组以及美国变态反应和感染性疾病协会真菌病研究组在2002年颁布的定义,采用分级诊断的办法研究肺部真菌感染的病原流行病学。该研究可能在以下两方面产生争议。1.真菌性肺炎是以曲霉菌占首位,而不是以前所认为的念珠菌占首位,这一结论是根据肺组织病理学和肺组织真菌培养结果得出的,而不是根据3次痰培养结果得出的。当然,由于该义章受回顾性研究的限制,还不能回答下列问题:(1)"念珠菌支气管炎"如何诊断?(2)"念珠菌肺炎"和"念珠菌支气管炎"的区别在哪里?(3)"念珠菌支气管炎"的治疗和愈后的关系?2.对于没有明显免疫缺陷的患者,如呼吸科最常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扩张的患者是不是肺部真菌感染的高危人群?对于这些人群,如果痰/支气管灌洗液至少1次曲霉菌培养阳性,或至少2次痰念珠菌培养阳性是否需要抗真菌治疗?如果需要治疗,抗真菌药物的首选是什么?这2个问题,不仅是我们国内呼吸科医生和感染科医生困惑的问题,也是国际上没有解决的难题。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我们需要进行前瞻性的研究设计,采用统一的诊断标准,深入了解肺部真菌感染的病原流行病学,了解肺部真菌感染的愈后,了解不同治疗方案(包括比较抗真菌治疗与否、比较不同抗真菌药物、比较抗真菌药物与介入手术等)对病死率、住院时间、住ICU 时间和治疗费用的影响,然后汇总上述研究成果,再对上述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进行修正,才能真正了解肺部真菌感染的规律。
-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