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近几十年呈现下降趋势。C反应蛋白等炎性标志物可作为量化心血管风险的敏感生物指标。在年轻人群中,关于多种危险因素与无症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程度之间关系的研究十分有限。亚临床阶段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可通过多种手段评估。他汀类药物可以根据不同用药强度延缓、停止甚至逆转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本文总结关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发病机制、危险因素、检测、治疗等的最新研究进展。
-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