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了解江苏省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新发展晚期血吸虫病病人分布特征,肝功能损伤和肝纤维化情况。方法 2014-2015年,在江苏省2000年之前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的地区中,以2008年后新登记在册的晚血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集调查对象血液样本,检测其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相关指标。此外,通过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人口社会学特征及首次确诊晚血时间。结果 共调查江苏省新发展晚血患者共492例,其中男性237例,女性255例,平均年龄为(70.27±8.23)岁;病例主要分布在苏南地区(179例);各年确诊病例数以2013年最多(193例),2015年最少(9例)。291例(61.78%)病例至少有1项肝功能指标异常,苏南、苏中、苏北地区γ-谷氨酰转肽酶(GGT)异常率均较高,其中苏南地区最高(48.17%)。376例(78.83%)病例中至少有1项肝纤维化指标异常,苏南、苏中、苏北地区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Ⅲ型前胶原肽(PⅢP)异常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5.682、28.816、36.862、16.151,P均<0.05);苏南地区PⅢP、CⅣ异常率均最高,苏北地区HA、LN异常率最高。苏州地区153例新发展晚血病例中,免疫球蛋白(Ig)G异常率最高,IgA次之,IgM异常率最低。相关性分析显示,HA与IgG,LN、CⅣ与IgA、IgG,PⅢP与IgA均存在正相关关系(P均<0.05)。结论 江苏省新发展晚血患者慢性肝功能损伤和肝纤维化较普遍,其病情进展可能与体内免疫失衡相关,免疫球蛋白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情进展。
-
单位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