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顺应福利国家到生态国家的情境变迁,西方社会工作已将环境议题纳入专业范畴,同时拓展了关于"环境"的本体认知、治理空间和正义属性的既有论述,从而奠定环境社会工作学科的理论基础。当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如火如荼之际,本土社会工作反倒成了环境议题讨论和治理现场的缺席者。针对这一问题,认为环境风险流动化的宏观趋势和"助人自助"与社会性转向的微观要求,彰显出社会工作"绿色转向"的重要性,而国家环保政策的自我优化、传统生态文化的社会底蕴、专业想象力的日益萌发,表征了这种转向的可行性。最后结合西方经验和中国国情,提出"个人信念与专业实践的观念汇合、面向社区的服务供给和知识获得、从阐释者到行动者的角色转变"三条思路,以推动中国环境社会工作在地化发展。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