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伴IgA沉积的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1993年5月至2018年8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就诊的伴IgA沉积的52例IMN患者为IMN伴IgA组, IMN伴IgA组按IgA是否沉积在系膜区又分为系膜区亚组(30例)和非系膜区亚组(22例);匹配年龄和性别的IMN和IgA肾病患者各52例, 分别为IMN对照组和IgAN对照组, 比较肾穿刺时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与IMN对照组比较, IMN伴IgA组的血IgG更高(P=0.005), 两组水肿比例、血尿比例、24 h尿蛋白定量、血白蛋白、高血压比例及抗核抗体阳性比例等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MN伴IgA组共检测血抗PLA2R抗体21例, IMN伴IgA组与IMN对照组的滴度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0)。与IgAN对照组比较, IMN伴IgA组的尿蛋白定量更多、血白蛋白更低, 血胆固醇及水肿比例更高, 血尿比例更低, 且血IgA水平更低(均P<0.05)。系膜区亚组与非系膜区亚组的高血压比例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8)。系膜区亚组与非系膜区亚组的水肿比例、血尿、24 h尿蛋白定量、血白蛋白、滴度等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IMN对照组、IgAN对照组比较, IMN伴IgA组患者的肾IgM、FRA、C1Q沉积阳性率更高(P<0.05)。三组患者均有系膜细胞和基质的增生, IMN对照组最轻, IgAN对照组最重, IMN伴IgA组居中, 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MN伴IgA组与IMN对照组的新月体阳性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与IgAN对照组比较, IMN伴IgA组的新月体阳性率更高[2例(3.8%)vs. 16例(30.8%),P<0.001]。系膜区亚组仅系膜细胞及基质轻中度增生程度重于非系膜区亚组(P<0.001)。结论 IMN伴IgA沉积患者中老年高发, 以大量蛋白尿为主要表现, 肾小球源性血尿不突出, 与IMN临床表现相似, 与IgA肾病临床差异较大。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