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声诗、形诗和理诗“三诗”是庞德翻译思想中的重要概念。但庞德对“三诗”翻译的阐述留有很多空白,只有通过考察他的翻译实践,才能充分揭示该译论的内涵和价值。目前对“三诗”的研究多在理论层面,较少结合庞德的译作进行阐发。本文以庞德《诗经》英译本为案例,通过对译者行为、译文文本的考察,探究“三诗”在庞德翻译实践中的具体表现。研究发现,对“三诗”译论的理解不可局限于字面意思:一方面,对“不可译”的声诗和理诗,庞德分别表现出积极和消极的翻译态度;另一方面,对“完全可译”的形诗,庞德的翻译受其独特汉字观的影响,包含许多个性化的解读。庞德的译论和实践对如何在典籍翻译中发掘中西文明之间的共同点,跨越文明之间的异质性很有启发。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