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保残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重建与常规ACL重建的中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1年3月行ACL重建术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和术中镜下所见ACL残端存留情况,25例采用ACL重建联合带线锚钉紧缩缝合韧带残端(保残组);26例因残端质量差,仅行常规ACL重建(常规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结果。[结果] 5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保残组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常规组(P<0.05),下地行走时间显著早于常规组(P<0.05)。所有患者随访时间平均(13.35±1.18)个月,保残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常规组(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轴移试验和Lachman试验显著改善(P<0.05);Lysholm评分、IKDC 2000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但膝关节被动角度再生试验无显著变化(P>0.05)。术后3个月,保残组Lysholm评分、IKDC 2000评分和膝关节被动角度再生试验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但是,术后6、12个月上述指标的差异已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两组股骨隧道位置及胫骨隧道位置优良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保残组在骨隧道扩大方面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但术后6、12个月,两组骨隧道扩大及K-L关节退变分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常规ACL重建术,保残ACL重建短期膝功能及本体感觉恢复更好。
-
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