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加工干燥方法对白芍药材中化学成分的影响研究

作者:赵秋龙; 杨沛文; 钱大玮; 卞晓坤; 王艺霏; 朱振华; 郭盛; 王团结; 严辉*; 段金廒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2021, 46(22): 5839-5847.
DOI:10.19540/j.cnki.cjcmm.20210319.303

摘要

通过化学成分含量测定,比较不同加工干燥方法对白芍药材中化学成分的影响。收集安徽亳州的新鲜白芍药材,经不同加工方式(煮制、去皮)、不同干燥方式(热风、红外、微波干燥)及不同干燥温度(40、50、60、70℃)处理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to triple quadrupole with electrospra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UPLC-TQ-MS)技术,对白芍中单萜苷类、多酚类、鞣质及苯甲酸等11个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利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 PLS-D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 OPLS-DA)模型对不同加工干燥后样品化学成分含量进行分析,并通过阈值(variable important in projection, VIP)图评价差异成分贡献率。结果显示,煮制前后、去皮前后及不同干燥方式后的样品均能区分开,芍药内酯苷、没食子酸、五没食子酰葡萄糖及苯甲酸为煮制后的共有差异成分;苯甲酸为去皮后的共有差异成分;没食子酸为不同干燥方式下的共有差异成分;不同温度干燥后,样品不能区分开,没有共有差异成分。该研究可为白芍药材产地干燥加工方法的选择及工艺参数的优化提供参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