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使用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对核转录因子-κB的抑制,观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大鼠中NF-κB、iNOS因子的动态变化,探讨急性一氧化碳迟发性脑病中的发病机制。方法 120只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气对照组(AC组)、一氧化碳中毒组(CO组)、一氧化碳中毒+PDTC干预组(PD组),按各组大鼠染毒后1、3、7、14、21 d时间点分为5个小组,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穿越平台次数、平台运动总时间的变化,评估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损害程度,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大鼠海马区NF-κB、iNOS的表达,HE染色观察海马区细胞形态变化,TUNEL染色检测大鼠海马CA1区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AC组仅可检测到少量NF-κB、iNOS蛋白的表达;CO组NF-κB表达呈现逐渐增多,其iNOS蛋白表达于第3天达到高峰后逐渐减少。PD组与CO组相比,都呈现出PDTC抑制NF-κB的活化后,NF-κB、iNOS蛋白表达相对减少,且组间各时间点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D组与AC组相比差异明显,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CO组、PD组大鼠凋亡细胞于第7天开始明显增多,PD组与CO组各时间点比较大鼠凋亡细胞相对减少,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NF-κB/iNOS信号通路参与了DEACMP的发病过程,PDTC的干预通过下调NF-κB的激活及减少iNOS的表达,从而减轻大鼠CO中毒症状。
-
单位西南医科大学;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