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替代活化型巨噬细胞(M2 MΦ)和多发性骨髓瘤(MM)早期治疗反应的关系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标记240例MM患者骨髓标本中的MΦ;建立体外M2 MΦ诱导培养体系,构建Transwell共培养模型与RPMI 8226和U266细胞共培养,CCK-8法检测M2 MΦ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对地塞米松(1μmol/L)诱导骨髓瘤细胞凋亡的影响,ELISA法检测对TNF-α和IL-6表达的影响,real time PCR法检测对趋化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结果①依据骨髓组织M2 MΦ浸润程度将患者分为高浸润组(92例)和低浸润组(148例),高浸润组患者早期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低浸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9%对73.0%,X2=60.31,P<0.001)。②培养24、36 h,共培养组细胞增殖能力较对照组显著上升:M2 MΦ+RPMI 8226细胞组与对照组比较,P值分别为0.005、0.020;M2 MΦ+U266细胞与对照组比较,P值分别为0.030、0.020。③地塞米松诱导后,共培养组与对照组比较,RPMI 8226细胞凋亡率下降(29.0%对71.0%,t=4.97,P=0.008),U266细胞凋亡率也下降(24.9%对67.7%,t=6.99,P=0.002)。④共培养48 h后,与对照组比较,加入M2 MΦ后可促进RPMI 8226和U266细胞分泌IL-6、TNF-α,促进表达CCL2、CCL3、CCR2、CCR5、VEGFA、VEGFR-1和VEGFR-2。结论 MM患者骨髓组织M2MΦ浸润程度和早期治疗反应相关。M2MΦ通过促进骨髓瘤细胞分泌系列炎症因子、趋化因子和相关受体的表达,从而促进骨髓瘤细胞增殖以及保护骨髓瘤细胞免于凋亡。

  • 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