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明确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大17井区石炭—二叠系太原组1段气藏产能主控因素,以11口水平井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区太1段气藏生产动态特征,明确了沉积、构造对气井生产的影响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开发调整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太1段气藏11口水平井中Ⅰ类井共8口,初期产能高,稳产期长,液气比低,生产效果较好;Ⅱ类井共3口,初期产能较低,稳产期短,液气比相对较高,生产效果较差。(2)Ⅰ、Ⅱ类井储层厚度无明显区别,但储层物性存在差异,Ⅰ类井自然伽马曲线以低幅平滑箱形为主,电阻率较高,孔隙度、渗透率均较高,物性较好;Ⅱ类井自然伽马曲线齿化严重,电阻率较低,物性较差,含水量较高。(3)沉积模式不同导致Ⅰ、Ⅱ类井储层物性存在明显的差异,Ⅰ类井处于迎水面,储层物性好,产量高,液气比低,累计产量高;Ⅱ类井处于背水面,物性差,内部泥岩夹层发育、电阻率低,束缚水含量高导致液气比高,影响气井产能释放。结论认为:(1)太1段气藏气井产能主要受沉积控制,障壁砂坝迎水面储层物性好,气井产能高,为老区开发调整的有利区;(2)通过在砂坝迎水面部署加密井,优化老井生产制度,可以有效提高气藏采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