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建立盆神经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大鼠模型,研究引起神经源性膀胱的相关因素。方法将16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神经损伤组和假手术组,每组8只,神经损伤组损伤双侧盆神经,假手术组仅显露神经但不做处理。4周后行膀胱功能检测,并留取膀胱组织行Masson染色及VAChT阳性神经纤维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术后4周,神经损伤组大鼠膀胱质量(123.6±16.8)mg较假手术组(87.2±11.2)mg显著增加(P<0.05)。神经损伤组大鼠膀胱最大容量(3.45±0.45)mL较假手术组(1.46±0.11)m L显著增加(P<0.05)。神经损伤组大鼠膀胱逼尿肌收缩力明显下降,最大排尿压峰值为(12.1±6.5)mmHg,明显低于假手术组(42.9±10.5)mmHg(P<0.05)。Masson染色示神经损伤组大鼠膀胱壁组织中平滑肌含量减少,胶原纤维增生明显,其胶原占比(19.75±5.46)%显著高于假手术组(9.95±3.25)%,(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神经损伤组膀胱壁内VAChT阳性神经纤维占比(7.46±1.68)%较假手术组(12.67±3.24)%显著减少(P<0.05)。结论损伤大鼠双侧盆神经可成功建立神经源性膀胱动物模型,表现为膀胱逼尿肌纤维化,VAChT阳性神经纤维减少及排尿功能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