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ALT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组织学改变与临床指标的关系,为指导抗病毒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四川省人民医院2011年10月-2018年8月行肝穿刺活检的CHB患者903例,比较性别、年龄、血清HBeAg状态、血清ALT、HBV DNA水平与ALT <2倍正常值上限(ULN) CHB患者肝脏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的关系,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903例CHB患者肝脏炎症活动度分级在G1~G4之间,其中以G2为主,占67. 6%,G≥2的患者有831例(92. 0%);肝纤维化分期在S0~S4之间,以S1为主,占78. 2%,S≥2的患者有159例(17. 6%)。男性患者的肝脏炎症活动度分级和纤维化分期明显高于女性患者(χ2=6. 120、15. 098,P值均<0. 05)。ALT <1×ULN、1×ULN≤ALT <1. 5×ULN、ALT≥1. 5×ULN患者显著肝脏炎症坏死(G≥2)所占比例分别为91. 2%、92. 1%、94. 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 125,P <0. 05);三组患者的显著肝纤维化(S≥2)所占比例分别为12. 7%、22. 9%、24. 4%,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18. 004,P <0. 05)。随着CHB患者年龄增大,肝脏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均加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5. 768、56. 056,P值均<0. 05)。随着血清HBV DNA水平降低,肝脏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均加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1. 712、29. 461,P值均<0. 05)。HBeAg阴性患者肝脏炎症活动度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均明显高于HBeAg阳性患者(χ2=30. 798、26. 380,P值均<0. 05)。年龄≥30岁且1. 5×ULN≤ALT <2×ULN的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患者显著肝脏炎症坏死的比例分别为100%(40/40)和97. 8%(45/46)。结论 ALT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的CHB患者中大多数具有显著的肝脏炎症和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特别是年龄≥30岁的男性患者,建议完善肝组织病理学检查评估抗病毒治疗指征,以免延误治疗。

  • 单位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