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遏制耕地退化,兴安盟农机技术推广科对农耕制度进行改革,将精耕细作改为少(免)耕法,即保护性耕作技术。自2020年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兴安盟大规模实施3年后,对改善耕地板结、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抗旱保墒能力都有了明显效果。本文在黑土层流失原因,黑土地退化根源上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在黑土地保护起源上做了追溯说明;在连续实施多年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地块上,给出了耕地改善状况,生产成本结余情况的实验数据。文中通过“保护性耕作技术”与农艺要求的结合,列举了多种技术模式的试验示范方案,并对各种模式的工艺、程序、流程、要点、注意事项等都作了详细的阐述,同时,在多种方案对比中,分析了各种方案的优势、劣势以及在积温、光照、无霜期、降雨量等不同自然条件下的可行性,从中提出了适合本区域的最佳技术模式:“均行垄作模式”和“宽窄行垄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