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七星河退耕湿地位于黑龙江省七星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阐明不同恢复方式对湿地土壤养分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恢复方式下湿地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及速效磷(SAP)的含量及计量特征,结果表明:七星河湿地不同恢复方式下的土壤碳、氮、磷含量参照我国土壤养分评级标准,土壤SOC、TN、TP含量处于中上至好的状态,自然恢复方式下土壤SOC、TN和NO3--N含量最高,利于植物生长,促进植被恢复,反映出自然恢复有助于该区域土壤碳、氮元素的代谢和平衡。土壤C∶N(9.08~10.37)低于全国水平(18.22),土壤矿化水平较高,有利于有效养分释放。人工恢复方式下C∶P(24.06)值低于自然恢复和天然湿地(55.04、63.31),该恢复方式可进一步提高磷的有效性。N∶P(4.46~7.34)反映出七星河湿地在氮磷供给上受到氮的限制,其限制的程度依次为天然湿地>人工恢复>自然恢复。天然湿地土壤C、N、P含量及其计量比的变异性小于恢复湿地,表明天然湿地土壤养分及其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优于恢复湿地,恢复湿地土壤指标的变异性反映出土壤养分处于动态调整状态。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