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晚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特点和相关预后因素。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370例初治晚期DLBCL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其人口学特点、分期、病理学特点、治疗和预后等特征。结果 370例DLBCL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5岁,男女比例为1.3:1。在接受治疗的361例患者中,单纯化疗280例,化疗联合放疗65例,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治疗16例。中位随访89个月,全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42.9%。单纯化疗组、化疗联合放疗组和化疗联合AHSCT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6.8%、58.5%和87.5%,化疗联合放疗组与化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化疗联合AHSCT组与化疗联合放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活动状态评分(ECOGPS)、Ann Arbor分期、有无B症状、有无大肿块、有无结外受侵、Ki-67指数、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治疗方式以及是否使用利妥昔单抗与晚期DLBCL患者的预后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ECOG PS评分≥1分、Ann Arbor分期为Ⅳ期、伴有B症状、伴有大肿块、Ki-67指数>90%、CD5阳性、血清LDH水平升高、血清β2-MG升高以及一线治疗未使用利妥昔单抗为影响晚期DLBCL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晚期DLBCL采用化疗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年龄、分期、B症状、大肿块、ECOG PS评分、Ki-67指数、CD5表达、LDH水平、β2-MG水平及使用利妥昔单抗治疗为晚期DLBCL预后的影响因素。
-
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