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测算2010—2020年东北地区的农业碳排放量,分析其碳排放强度、碳排放结构,在此基础上采用TAPIO脱钩模型和LMDI模型分析其农业碳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0—2020年东北地区农业总碳排放量呈现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由2010年的1.269×108t增长到2020年的1.3857×108t,增长量为1.161×107t;2010年东北三省的主要碳排放源依次为畜禽养殖、农用投入物质,2020年吉林主要碳排放源变更为农用投入物质、畜禽养殖;黑龙江、吉林、辽宁农业碳排放强度分别降低了24.82%、25.13%、28.00%;东北三省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正逐渐脱钩,黑龙江的脱钩状态为扩张连接—弱脱钩—扩张负脱钩—弱脱钩,吉林脱钩状态则表现为扩张连接—弱脱钩—弱脱钩—强脱钩,辽宁脱钩状态则是弱脱钩—强脱钩—强脱钩—强脱钩状态。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因子是东北三省农业碳排放量增长的促进因素,农村人口规模是东北三省碳排放的重要限制因素。基于以上结论,为保障东北三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未来各省应采取不同减排措施,实现低碳农业。
- 单位